

机构在以下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优势
(1)对我国儿童之家建设及家庭教育指导有丰富的技术服务及实践经验
机构团队核心人员曾作为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之家督导组成员,参与“儿童权利倡导和儿童保护”国家级项目儿童之家的督导工作;作为北京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专家库专家,参与民政部困境儿童保障相关政策制定的论证会议、参与多省和北京市儿童之家建设的督导和评估。
2018年度,博源拓智与北京市东城区妇联联合开展“惠童计划——北京市东城区儿童之家专业发展促进项目”,优化儿童社会组织机构治理方式、提升一线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建立具有可复制性的儿童保护机制。项目成果之一的《东城区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指南及工具手册》,为北京首家区域性儿童之家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受到了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2019年度,北京市东城区妇联再次委托博源拓智起草《北京市东城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手册》,以此促进本地家庭教育工作的提升,也为北京其它区的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2019年度起,博源拓智承接了中国妇基会的“大众汽车儿童道路安全体验中心”项目,与大众集团、妇基会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具有儿童权利视角的儿童之家发展路径,发挥执行团队专业优势,进一步动员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扩大社会资源的引入和整合,一方面完善儿童体验中心的功能,拓展与丰富服务内容及活动形式,一方面强化中心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升中心的社会影响,打造区域示范性社区儿童之家。
2019年,博源拓智作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爱育未来”公益项目的技术团队,发挥机构在儿童工作方面的专业优势,参与项目前期调研、系列工具手册研发及地方执行团队的能力建设培训,共同支持面向家庭、幼儿园和社区0-3岁儿童的家庭早期教育干预和家庭教育精准指导服务。
(2)为多个困境及留守儿童关爱保障项目提供监测评估及能力建设服务
2019年,机构承担“通惠明天——北京市通州区儿童福利保护示范区规范化建设项目”设计、督导和评估工作,从区级儿童保护和福利服务制度化建设与智库支持、儿童社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内容开发等三个维度开展工作,研发和制作了一系列服务制度规范及核心工具指南,设计开展针对基层儿童主任、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系列能力建设培训,开展日常工作督导,
以此推动通州区儿童保护工作的提质增速,使“通州模式”成为全国困境儿童保护和服务的典范。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委托机构共同发起2017年度“为了明天——青春自护·益起来”青少年自护教育项目,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为切入点,以青少年自护教育为着力点,探索社会化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模式,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安全自护的良好氛围。项目期间,博源拓智通过开展需求调研,建立当地合作伙伴关系,开发配套项目工具,组织能力建设培训,开展项目督导与评估,强化各地关于青少年工作理念的正确认识,掌握“同伴教育”的理论和实操技巧,积极促进各地青少年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升。
2016年至今,博源拓智受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委托,分别为“童伴妈妈”项目所在地四川省、贵州省、江西省、云南省童伴妈妈、儿童和家长提供“童享安全-儿童保护与风险应对能力建设”培训;为陕西省童伴妈妈提供培训、督导,及项目评估服务。博源拓智通过对当地骨干童伴妈妈的增权赋能,提升骨干妈妈的儿童之家运作能力,强化其培训技能,达到以点带面、支持和推动当地培训督导支持网络建设的功能。
从2016年至今,博源拓智分别在甘肃、江苏、四川、山东以及长三角地区为“壹基金—壹乐园儿童服务站”工作人员、济南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平台/枢纽机构、上海联劝基金会及其合作伙伴等提供儿童权利视角下的儿童保护与服务系列能力建设培训,帮助儿童工作提升儿童工作专业性和敏感性。
机构长期为一线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儿童工作从业者提供儿童权利、儿童保护、政策法规、一线服务技巧、活动设计、设施运营、家庭教育等多品类主题的能力建设培训,研发出了一套儿童公益项目能力建设课程。参与培训对象包括由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托,面向北京市全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工;北京市通州区、房山区、延庆区、朝阳区民政局委托,面向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工;共青团中央委托,全国多省“12355”平台工作人员、社工、志愿者;中国扶贫基金会委托,陕西省、云南省、贵州省等省内童伴妈妈;其他社会组织、基层民政、妇联、高校等委托,一线工作者、志愿者团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等。
(3)对于构建基层社区儿童保护服务体系具备专业视角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2018年起,机构与救助儿童会、南京协作者、贵阳启明共同发起“以儿童为中心的社区服务项目——关注社会组织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基于儿童权利视角,关注社区儿童保护迫切需求,支持搭建基层儿童保护服务体系,通过研发培训手册,开展系列能力建设工作坊及机构一对一督导等服务提升儿童公益组织的儿童保护理念及专业服务能力,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以儿童之家为社区服务平台,回应儿童及家庭的儿童保护和发展服务需求,通过案例研究总结项目实践经验作为政策倡导依据。
2018年起,博源拓智与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合作开展“春蕊之光”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项目,准确把握未成年人司法规律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帮教、未成年受害人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推动多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服务工作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从而推动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最大程度地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同时推动强制报告制度、“一站式”综合服务落地。
2020年,机构在招商局社区项目资金支持下,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街道开展紧急情况下的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项目,作为“儿童优先”原则落实的探索实践。通过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社区儿童信息监测与儿童保护事件发现与报告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技能、培育社区家长和儿童自组织等方式,构建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加强对社区中儿童遭受暴力、虐待等多种保护风险的应急处置能力,营造更加安全、友好的社区氛围。
(4)始终关注儿童政策及热点议题的发展趋势,持续开展研究并倡导建立行业标准
机构长期关注儿童权利和儿童公益前沿领域和重要问题的研究,自2014年开展持续开展中国儿童公益行业的年度主题研究,对儿童公益行业生态系统发展、儿童公益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社区儿童保护机制建设等议题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和研究报告,并在《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中国社会报》等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机构还参与了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编的《儿童权利保护辅导读本》、中国儿童中心主编的《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等国内最新的儿童权利领域著作的撰写。
2016年,博源拓智开展“预防与应对针对儿童的暴力——多领域专家团队和儿童保护中心在中国的探索”调研,以探讨多领域专家团队/儿童保护中心在国内的适用性为基础,结合已有实践制定本土化策略,完善现有工作机制,细化操作流程;建立一套更为系统并具有操作性的儿童保护体系,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强化各地儿童保护工作实践,最终实现对儿童暴力侵害的有效回应,保护儿童权益。
2018年,一家国际机构委托博源拓智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及文山州麻栗坡县开展基础教育项目基线调研,旨在促进当地学校建立儿童友好的校园环境,了解新设项目学校及其所在地的基本情况,探讨项目具体实施的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访谈、关键人物访谈、儿童参与式活动等形式重点梳理当地儿童群体在生活技能发展及暴力侵害方面的现状,掌握并分析各利益相关方在意识及行为能力方面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019年,博源拓智受北京市妇儿工委委托,对全市各相关部门儿童优先原则的意识现状、儿童优先原则在各部门工作实践中的体现和实施情况开展深入系统地研究,分析北京市在儿童权利保障各项具体工作以及建设儿童权利保障工作机制方面的公共财政预算和资源配置情况,全面了解各方关于儿童优先原则的理解、认同现状,形成《北京市相关部门儿童优先原则意识现状研究报告》,为贯
彻落实北京市“十三五”儿童发展规划目标、促进市妇儿工委系统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建设与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符的儿童权利保障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2020年,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博源拓智访谈了来自中国多省市甚至境外归国的儿童与家长在疫情期间的经历与感受,了解疫情对儿童及其生活的影响、儿童权利保护现状与需求,完成《口罩下的童年》案例集,搭建与儿童群体沟通的桥梁,为社区层面综合儿童保护相关工作提供思路与建议。项目产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家庭对儿童抗逆力的影响研究》于《中华家教》学术版2021年第四期刊登。
为推进儿童公益行业建设健康发展,加强行业倡导也是机构的重点领域。从2016年至今,博源拓智联合诸多公益伙伴,共同推出了《儿童公益组织准则指南》、《一线儿童工作者能力素养和行为准则指南》、《儿童公益组织行为准则指南》等儿童行业发展规范性指南,与广大儿童公益伙伴共谋行业自律发展。
(5)联合公益伙伴共同搭建儿童公益行业平台,联动资源,实现共赢
2016年至2019年,博源拓智连续三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四地开展“益梦童想——儿童公益行业平台建设”项目,提升儿童权利意识和促进儿童公益机构专业化发展。项目在四地开始试点活动,建立中国儿童公益行业的支持和资源平台,撬动共享资源,推动行业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项目的影响力从原定的项目点辐射到了四川、海南、江西、安徽等地。
2016年至2017年,博源拓智开展“益童人支持计划-北京市儿童公益机构专业能力培育和提升项目”,通过研讨和培训等一系列公益支持服务,提升直接面向儿童群体开展服务的20家北京儿童公益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在对北京儿童公益机构现状和需求的调研之上,并开发一套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公益服务组织的儿童保护准则及配套的能力建设工具。
2017年至2019年,博源拓智运营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搭建一个集组织培育、人才培养、资源聚合、文化传播和创新驱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中心通过培训工作坊、项目交流会,游学参访。提供专业咨询、促进社会组织与交流合作等方式培育和扶持辖区内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嘉年华等活动传播公益理念,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共建。
2019年至2020年,博源拓智受团中央权益部的委托,协助灵丘县、石楼县地方团县委及社会组织结合当地青少年发展服务的实际需求及现有的实体服务空间,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12355青少年线下服务平台,为青少年提供休闲娱乐、阅读、青少年自护教育等一系列的服务。
